近来,德国就“开放式教育”出现了一股反思浪潮。导致人们反思的直接诱因是,汉堡市有2个未成年的青年,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一家食品店,用刀将73岁的店主刺死,抢走了他身上的钱包和收款机里的220马克。
凶手帕特里克生于1981年10月。他的档案上记录的刑事案件已有30来起。1996年12月首次犯罪,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。吸毒、抢劫、讹诈、窝赃。今年6月10日首次被送进牢房,可6月26日就被放了出来,理由是为了继续对他进行“教育”。同案犯克里斯蒂安生于1982年4月。自1995年10月3日持刀抢劫以来,他的犯罪记录已超过40起。他偷窃、纵火、抢劫、故意伤人,3次被送进牢房,3次被判释放。他最近一次获释是今年6月26日,理由同样是为了对他“教育”。直至他们杀了人,人们似乎才意识到,有必要对现行的“开放式教育”进行反思。
所谓“开放式教育”,是汉堡市首先兴起的。德国的法律规定,对14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判刑。当时,犯有刑事罪的孩子只能被送进少管所。1981年汉堡市政府提出,不能将失足孩子看管起来,应让他们回到社会,并率先打开了少管所的大门。之后,德国许多州群起效仿。现在,全国16个州中,只有4个州还有少管所,总容量为140人。可去年,14岁以下的犯罪少年有15万人。有的州还别出心裁,公费让辅导员带着犯罪少年去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阿根廷等国进行冒险旅行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端正孩子的行为。就在几周前,达姆斯塔特市拿出7.3万马克,批准13岁的克里斯在作案170起之后,去南美作为期半年的冒险旅行。
然而,一个无情的事实是,这种对青少年不予处罚的“开放式教育”收效甚微。抢劫的重犯率超过2/3,吸毒的重犯率高达95%。由于没有处罚,青少年无所畏惧,犯罪率急剧上升。1993年,全德记录在案的青少年犯罪有296220起,到1997年已上升到436778起。其中,故意伤害人身罪比1996年增长了13.1%。德国对“开放式教育”的反思,正是在青少年犯罪呈现失控的情况下出现的。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指出,青少年因缺乏判断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,“以教代罚”,让孩子去自我反省的尝试是不成功的。但不能因此而“重罚轻教”,一关了事。控制青少年犯罪,虽说是综合工程,关键却在家庭。除了正面教育,给孩子家庭温暖外,还要教育孩子,“人不是绝对自由的,要有耻辱感”。这恐怕正是西方青少年最需要的。